游艇或成中国消费新热点

2012-05-24 15:43:4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机遇千亿市场诱惑政策利好促发展

除了游艇制造价格上的优势,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也日渐攀升。统计显示,当地区人均G D 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在美国有1700万艘游艇,平均每16个人拥有一艘游艇。而我国目前每130万人才拥有一条私人游艇。

专家分析预计未来5—10年,中国游艇购买群体一方面来自于游艇俱乐部、房地产商和滨水企业,购买量约为5万艘;另一方面则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个人购买,目前这一基础群体在中国是50万人,预计将有10万艘游艇的采购量,按平均每艘50万至100万计算,将是500亿至1000亿元的市场。

此外,在创造就业方面,无论是建造游艇和辅助设施,还是兴建、管理水上活动中心,游艇产业都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估计,制造一艘40英尺左右的游艇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工作量,售出一艘价值20万美元的游艇平均可以解决5个人的长期就业。

任何产业的发展,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的游艇产业正迎来这样的利好期“游艇产业前前后后涉及约13个政策相关部门。”郑炜航告诉记者,“要实现游艇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部门间的协调、政策上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而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近日,国家海事局正式发布《游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意见》为促进游艇业以及水上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出了业界期盼的多项游艇安全管理实施意见及优惠措施。

就在去年12月,国务院陆续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都表示鼓励发展游艇旅游“这些政策都会给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游艇新兴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郑炜航表示。

挑战运营“两头在外”消费观念待转变

尽管游艇产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十分明显,但是目前我国的游艇产业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且由于公众对游艇含义的长期误解,转变消费观念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上端制造业来看,目前我国游艇产业的运营模式还是“两头在外”的格局,即设计、销售在外。“目前,国内游艇制造业最薄弱的是设计,我们现在的设计比世界水平大约落后10年。”郑炜航坦言,“不过,这方面台湾地区的优势十分明显,两岸之间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

不仅上游制造业存在困难,下游的游艇消费形势也正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郑炜航介绍说,首先受制约的就是文化认知差异,目前国内游艇大多以豪华高档商品和消费理念出现,这不仅限制了游艇俱乐部的发展,也抑制了整个游艇产业的前行。其次就是游艇法规还不健全。《游艇安全管理规定》自2009年1月1日生效后,实际执行中各地海事部门颁发的游艇驾照仍不能跨区域航行。此外,我国航道管理严格,游艇航行不仅需要获得许可在专用水域内航行,还要通报海事、航务或港监等部门,并经必须的业务协作才可能出航,手续繁琐、监管严格。游艇使用服务的不到位也是制约游艇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国内部分游艇俱乐部维护、保养设施仍不健全,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严重缺乏。

此外,游艇过重的税收也将相当一部分有消费倾向的购买者挡在了游艇市场之外。目前国内销售的主要是大中型游艇,大部分通过进口,这些游艇税收累加超过40%。而其他发达国家一般不会超过20%。另外,2006年4月开征的10%的游艇消费税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游艇消费。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美国的游艇业发展了100年才开始征收游艇消费税,美国开征游艇消费税的当年有50%生产企业倒闭,后来这一消费税就取消了。”


作者: 韦夏怡 编辑: 王君楠 标签: 游艇旅游 游艇制造 消费倾向 基础群体 消费理念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华点击